栏目导航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青年教师 刘松
既要仰望星空探求化学键的本质规律,更要脚踏实地解决工业生产中的实际难题,用理论计算推动高质量发展。
简 介
刘松,男,汉族,重庆武隆人,1990年12月出生,2012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20年8月参加工作,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事 迹
深耕理论有机化学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4项,科研经费累计70余万元,发表SCI论文51篇(一区21篇),他引累计1600余次,H因子为21;获重庆市自然科学一等奖(第二完成人),巴渝青年学者;主讲重庆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指导学生获重庆市优秀毕业论文。获“优秀教师”“川渝科技学术大会优秀论文”等荣誉。
青年说
“在时光轴上刻写科研人生”。作为新时代的理论有机化学科研工作者,我深知分子设计能力关乎新药创制、新能源开发的战略主动权,当以“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定力深耕量子化学计算领域,在反应机理的迷雾中绘制精准的电子云图谱,为突破“卡脖子”技术提供底层理论支撑。纵使基础研究如攀越量子峰峦,我将秉持“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的执着,用理论计算拆解催化过程的黑箱,借超算集群模拟复杂体系的动态演变。既要仰望星空探求化学键的本质规律,更要脚踏实地解决工业生产中的实际难题,用理论计算推动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