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通知公告

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立项申报和结题验收工作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5-04-22 17:18 来源:教务处 点击率:

各二级学院:

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开展2025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立项和结题验收工作的通知》、《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立项和结题验收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经研究,决定开展2025年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申报工作以及相关项目结题验收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立项事宜

(一)立项计划及资助额度

2025年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计划遴选“国创计划”项目20项,“市创计划”项目60项。国家级资助项目5000/项,市级资助项目2000/项。

(二)立项要求

1.结合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简称:“国创计划”)重点支持领域共十个大类,重点围绕我市主城都市区“五座城”建设需求,聚焦历史人文、智慧数字生活、科技创新、生态环保等领域,积极服务城市建设。

2.鼓励将学生的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与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相结合,将其作为毕业论文(设计)的培育课题,让学生对相关内容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研究。

3.鼓励将学生的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与重庆文理学院学科竞赛目录(2025)学科竞赛相结合,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立项来源

1. 重点支持项目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鼓励引导大学生围绕基础学科以及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等关键领域开展创新实践,设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重点支持项目(以下简称重点支持项目)。

重点支持项目本着“有限领域、有限规模、有限目标”的原则,支持具有一定创新性的基础理论研究项目和有针对性的应用研究项目持续深化研究和实践,鼓励开展新兴边缘学科研究和跨学科的交叉综合研究。研究团队要有效利用高校和社会现有的重点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大学科技园、技术中心、技术转移中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研究平台所拥有的一流学科和科研资源,积极开展前沿性科学研究、颠覆性原创性技术创新、实质性创业实践。

2. 其他支持项目

重点支持领域外的项目类型、类别、立项以及各类项目经费等相关要求参照《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管理办法》(教高函〔201913号)执行,鼓励“国创计划”项目团队积极参与“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和产学合作创新创业联合基金项目申报。

(四)申报要求

1.申报对象

1)原则上为本校全日制本科202220232024级学生。2022级学生不得担任项目负责人,可作为项目成员参与。如后续变更退出时,项目组不得因此增加或替换成员。

2)项目负责人限1人,团队成员(含项目负责人)不超过5人。

3)已参加“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且未结题的学生不得作为项目负责人或项目成员再参与新项目申报。

4)避免一题多报、交叉申请和重复立项,同年度已获批立项的负责人不再申报。项目由项目负责人向其所在二级学院进行申报。

2. 项目导师

1)每个项目指导教师由1-2人组成。

2)近三年来指导的市级及以上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有未结题或撤项的,指导教师原则上不再立项。

3. 研究周期

项目研究周期为1年,即20256月至20265月。

4. 项目申报类型

1)创新训练项目:是本科生个人或团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完成创新性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条件准备和项目实施、研究报告撰写、成果(学术)交流等工作。

2)创业训练项目:是本科生团队,在导师指导下,团队中每个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扮演一个或多个具体的角色,编制商业计划书、开展可行性研究、模拟企业运行、参加企业实践、撰写创业报告等。

(五)材料报送

1. 项目负责人填写《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立项申报书》(附件1),经指导教师签字、学院盖章后报送至所在学院。

2. 各学院组织专家对申报项目进行评选,主要审查项目的申报资格以及项目的可行性、创新性和已有的基础条件等,从中选出优秀项目报送学校。

(六)立项申报相关事项

1.纸质材料应按要求排版,A4纸双面打印,装订规范。签字、盖章等信息完整。纸质版及电子版申报书封面选项统一用þ选择。

2.所有2025年立项申报书一式三份,于524日中午12:00前报送教务处实践教学科(恪勤楼215室);电子版材料命名方法“负责人姓名+项目名称”,并发送到邮箱:3928655@qq.com

3.以学院为单位提交相关材料,并同时提交《重庆文理学院xxx学院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立项申报项目信息表》(附件2)、《项目负责人联系表》(附件3),不接受个人申报和提交材料。

二、结题验收事宜

(一)结题对象

可申请结题的国家级、市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具体项目名单见附件4):

1.2024年立项的国家级、市级项目。

2.2023年立项且未通过结题及延期结题的国家级、市级项目。

(二)结题要求

1.申请结题者提供《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申报书》。

2.由项目申请者填写《重庆文理学院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结题报告》(附件5)。

3.提交相关研究成果,如发表的论文、获得的专利、奖状证书等复印件、取得的成果样品、相关活动照片等。

4.纸质材料应按要求排版,A4纸双面打印,装订规范。签字、盖章等信息完整。纸质版及电子版申报书封面选项统一用þ选择。

5.结题材料纸质版(按申报书-结题报告-研究成果顺序装订成册)35月24日中12:00前报送教务处实践教学科(恪勤楼215室),电子版材料发送到邮箱:3928655@qq.com

6.以学院为单位提交相关材料,并同时提交《重庆文理学院xxx学院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结题项目信息表》(附件6),不接受个人申报和提交材料。

(三)其它结题事项

1.如有项目进展滞后的或其他原因不能参加此次结题验收的团队(已延期的项目除外),填写《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延期结题申请表》(附件7),提交所在学院,学院审核,签字盖章后,报送实践教学科。

2.2023年立项项目必须本次提交结题,本次未提交结题申请或结题未通过的项目按撤项处理;2024年立项项目未申请结题且未提交延期结题申请者,按撤项处理。

联系人:郝             电话:49891937

附件:

    1.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立项申报书

    2.重庆文理学院xxx学院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立项申报项目信息表

    3. 项目负责人联系表

    4. 2023-2024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在研项目名单

    5. 重庆文理学院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结题报告

    6. 重庆文理学院xxx学院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结题项目信息表

    7. 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延期结题申请表

 

                                      教务处

                                   2025421

附件.zip